日前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 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,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,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,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。
通过“互联网 ”,有助于实现信息消费增长的目标,也符合经济新常态。当今“互联网 ”行动,也为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,新的基础设施、生产要素和网络形态等都为“互联网 ”能量的释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。
但有一个同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如今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举行各种以“互联网 ”为名义的大大小小论坛和会议,“互联网 ”成为了提升“逼格”的标签,甚至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,如果一说互联网便一哄而上,不根据实际盲目跟风炒作,忽视了在技术产品、基础材料、基础元器件、基础工艺研发,最终反而会伤害到自身。
首先,“互联网 ”不是算数上的加号,也不是标签,并非想加就加。这如同智能制造不完全等于“无人工厂”和“黑灯工厂”。不经过实践验证而盲目引用不切合实际的“高大上”设备和技术,比如仓促上马大型机器人、物联网设备等,容易导致成本投入过大、效益降低以及与现有生产制造系统不匹配等问题。
其次,可以看到,目前“互联网 ”普遍是互联网企业是在“ ”制造业,制造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。而要想实现制造业真正的转型升级,制造业应该成为“互联网 ”的主体,要靠制造业的企业和行业主动去“ 互联网”。当前,中国企业在主动适应互联网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产品,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率,是许多企业在“互联网 ”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课题。
这里需要指出的是,让互联网公司从线上到线下来,还是让传统行业从线下走到线上去,前一种模式是“互联网 ”,后一种是“ 互联网”。到底要“互联网 ”,还是“ 互联网”,没有一定之规,取决于哪一种方式效率更高。
第三,在主动适应互联网方面,传统制造企业不能将互联网只停留在工具层面,比如仅认为是网上营销的渠道,而是要学会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审视制造业的发展,这涉及到生产理念、生产模式的变化,其实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化学反应,而非简单的一蹴而就的物理反应。
目前,我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,普遍存在资金不雄厚,订单不稳定,人才比较匮乏等先天不足,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拥抱互联网。
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,要转变观念,从心态、意识和体系上学习互联网思维,并且采取有切实可行的步骤。既不能不能听天由命,也不能盲目信“偏方”、走捷径。而对于管理部门而言,要依本地的实际情况,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。每个企业和地方都会有独特的“互联网 ”的模式,寻找“互联网 ”特色发展模式,寻找核心竞争力要比盲目跟风在发展上更具有生命力。
九游会ag copyright © 2013-2021 河南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sp经营许可证:豫b-20160281